生态保护 详情

让光、水和风都成为青海发展的新动能

2018-01-02 11:03 来源:海南报 作者:宋明慧 编辑:多杰卓么

  进一步增强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引领作用
  海拔高、气候寒冷、紫外线辐射强等因素或许在过去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但如今这一“劣势”已经变成了青海经济发展的“金钥匙”,开启了青海发展的“加速度”。
  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重点规划建设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根据规划,到2025年青海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100万千瓦,建成后,每年可向中东部输送清洁电量1100亿千瓦时,可替代原煤近4000万吨,对于优化中东部地区能源结构、保障电力供应,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和雾霾治理具有显著作用。
  青海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立足水光互补、能源资源优势,以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为牵引,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对于我省加快能源发展提出明确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增强能源发展战略和规划引领作用。
  今年我省坚持规划引领、有序发展,制定了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五年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方案,配套编制了海西、海南光伏、光热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启动了海南可再生能源基地外送电源规划工作。
  目前,海南、海西“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截至今年11月,海南藏族自治州新能源并网容量达365万千瓦;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并网容量达511万千瓦。截至目前,海南州水光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
  充分利用我省水能资源优势,稳步推进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群及抽蓄电站,加快玛尔挡等水电站建设,加紧推进茨哈峡、尔多等水电站前期工作,开展拉西瓦、李家峡等已建水电站扩机增容工作。
  同时,我省与河南省、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衔接,加快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目前正在开展可研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建成后,这将成为中国首条100%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工程,工程起于海南州,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湖北、河南等5省,止于河南驻马店地区,将极大程度满足绿色能源开发及特高压直流外送需要。
  进一步发展壮大能源优势产业
  作为目前全球运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由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85万千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已全部并网发电,实现了水电与光伏发电的完美结合,使我省光伏发电产业走在了世界前列。
  以光伏、风电为主要电源,作为集风、光、热、储于一体的多能互补、智能调度的纯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项目,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成为今年我省加快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的风光互补“新伙伴”。
  今年,以“百日攻坚”、“会战黄金季”、“夏秋季攻势”、“收好官、开好局”等为契机,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我省在新能源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全国最大太阳能发电基地之一的地位继续巩固。
  截至11月底,我省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03亿千瓦时,占全国的15%,居全国前列;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791万千瓦,较去年年底增长16%,居全国前列。
  今年,我省太阳能发电技术继续领跑全国。由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全面建成并运行;由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组建的青海新能源大数据中心,研发应用了国际上首套新能源并网实时柔性控制系统。
  推进了一批重大技术示范工程,前不久的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优选结果公示,我省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两个基地共100万千瓦成功入选应用领跑基地;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正在争取年底实现并网,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大型商业化运营的槽式光热电站。
  同时,还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青海绿色能源基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成果在新能源计算模型构建,多能互补电力规划和生产模拟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处理好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
  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生态环境脆弱并不可复制,既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还要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省在发展与保护中看到了“先机”,开始向风能、太阳能、热能等资源要来了发展的“青海路子”。
  截至目前,我省不断推进能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能源生产结构不断绿化,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8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了76%。
  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和高效利用,令青海自豪,令世界瞩目的一项突破刷新了我省加快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的纪录——
  今年6月17日至23日,我省全境连续7天168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实现全清洁能源长时段连续供电在国内尚属首次。
  今年,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启动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以电代煤”项目是电能替代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大范围应用的首例示范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替代标准煤27843吨,减少碳粉排放18933吨、二氧化碳排放69413吨、二氧化硫排放2088吨、氮氧化物排放974.5吨。对加快我省绿色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煤电节能减排工作,完成了宁北等火电厂脱硫脱硝改造,截至目前,我省大型清洁高效火电机组装机达232万千瓦,度电煤耗能达到高原机组先进水平。
  进一步加大能源精准扶贫的攻坚力度
  在青海,生活着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593万青海儿女,这里历史悠久、资源富集、人文荟萃……
  从湟水河畔的海东市到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在这广袤的72万平方公里地域内,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青海很多地方山大沟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如何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脱贫的目标,青海打起了在清洁能源发展上实现精准扶贫的“算盘”,不断改善群众能源民生条件。
  今年,尖扎县康杨镇西麻拉村的村民们终于用上了清洁能源取暖设备“电热炕”,结束了家家户户都沿用焚烧秸秆、牛羊粪等传统方式煨炕取暖,烟雾缭绕的“历史”。今年6月,黄南藏族自治州冬季清洁取暖暨电能替代工作推进会召开,电能替代打造成为全省的试点,截至目前,黄南州有3000多户农牧民用上了“电热炕”。
  以电力建设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电力扶贫走在了全省行业前列。2016年建成国内首座光伏扶贫电站——玛多光伏电站,当年收益380万元全部精准到户。同时,已建成了省内首个联点扶贫村杨家山村300千瓦扶贫光伏电站。
  今年以来,青海省电力公司认真落实行业扶贫专项计划,截至目前已投资20.87亿元解决了593个贫困村、494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用电问题。
  据介绍,2015年,青海省能源局从国家能源局争取到了15万千瓦光伏扶贫指标,目前已建成11万千瓦,扶持贫困户达2200户以上。
  今年10月,省能源局又编制上报了《青海省“十三五”光伏扶贫规划》,规划集中式光伏扶贫容量30万千瓦、村级扶贫电站47.5万千瓦。目前,已安排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贫。
  现如今,从柴达木盆地到共和塔拉滩,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电板在蔚蓝色天空下显得格外瞩目,一排排偌大的风机叶片,与呼啸而过的大风“赛跑”……当它们“追风逐日”向新能源要发展之际,依托丰富的风、光、水、热等资源,一批批具有发展优势的光伏光热、风电、水电等产业在青海大地上迅速成长,新能源成为我省经济新增长的又一“领跑者”,加快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青海正当时。特约记者:宋明慧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