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海南 详情

田垄间响起别样“歌谣”

2018-09-30 11:02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索南扎西

1609159_774221.png

牟生明捧着刚丰收的青稞,眉里眼里都是笑。

       金秋时节,漫步于海南大地,庄稼随风摇曳,在追波逐浪中翻滚着层层金色,大地仿佛披上了金衣。侧耳倾听,你会听到微风轻拂庄稼的声音,会听到收割机“突突突”往返,“轰隆隆”劳作的声音,也会听到农民们开心地谈论收成的声音……田垄间传来的便是这别样的丰收“歌谣”。

  在庄稼人喜笑颜开的日子里,记者来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加土乎村一社,看见三台大型的收割机在一片青稞地里“轮番上阵”,刚刚还长在地里谦逊弯腰的青稞穗不一会就脱粒出颗颗饱满带着清香的青稞粒,一粒粒青稞则被倒入翻斗车中,随后则会拉到各家的库房里。

  “嘿,你一个城市娃少见这种场面吧?最近贵南的天气阴雨连绵,今天天气好不容易放晴了,村民们赶快抓紧时间抢收,干农活晚不得,懒不得,收割就是要‘天时地利人和’,要是下冰雹、下雨、下雪就没办法收割了!”加土乎村一社社长河生录说完又赶紧忙碌去了。

  加土乎村是一个移民搬迁村。村子原来坐落在黄河南岸,1985年为了龙羊峡水电站的建设搬迁到贵南县茫曲镇。全村有252户共1176人,村民们主要种植青稞、油菜、土豆、胡萝卜等农作物。

  “今年我们村青稞的收成好,产量比往年高,原先每0.06公顷的土地只能收200公斤,今年可以达到300公斤左右。一方面今年贵南县雨水丰沛,另一方面经过村‘两委’班子的协调,从西宁购买了质量好的种子,并且我们也琢磨出了一些种植‘门道’,种两年青稞,种一年油菜,这样交换着种,农作物就长得好!”一社社员牟生明说。

  牟生明手里捧着刚打出来的青稞粒,眉里眼里都是笑。“农业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土地承包政策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期盼着年年都能风调雨顺,更希望在辛勤劳作后年年都能有今日的收成。

  他仔细算了一笔账,家里共有1.2公顷土地,丰收时节总有来自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还有甘肃、陕西、四川等地的商贩收购,可制成青稞馍馍、青稞糌粑,或酿成青稞酒销往各地。除去购买种子、肥料的成本,种地一年也能有5000元到6000元的收入。

  加土乎村村委会主任冯文明说:“以前都是用镰刀收割,一般人工收割就要40多天,村民们经常都累得直不起腰来。收割完要拉到家里的场地上晾晒,再用石碾去壳,前前后后三四个月才能完成。现在,贵南县大部分农区种植和收割农作物已实现机械化,既节省了时间,又解放了劳动力。原先三四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两三天就可以轻松解决,秋收结束后,村民们可以外出务工,这又拓宽了大家致富增收的渠道。”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