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详情

让每条河流都充满生机

2018-10-11 16:23 来源:海南报 作者:才让本 编辑:索南扎西

      傍晚,共和县黑马河镇,一束阳光洒在镇区的河面上,折射出不规整的光芒。几只斑头雁从河面上飞过,勾勒出一弯优美的弧线……这样的绝美风景,在清澈的河道间司空见惯。

  若问如何获得这拾来即景的河光山色?那还得从我州河长制开始说起。

  早在2017年5月,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同年8月,我州印发《海南州2017年度河长制工作考核方案》,对河长制考核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对州、县、乡、村四级河长最低巡河频次作出规定,推动监督检查常态化。

  一年多来,全州各地区党委政府按照分级分片分段负责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等具体事务,实现每条河湖都有河长,每项工作都有抓手。

  截止目前,全州共出台各类工作方案42个,明确河湖数量323条,落实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606名,境内所有河流湖泊实现河长制全覆盖。“每隔两天,我就到恰卜恰河巡查一遍。”10月8日,国庆节小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共和县副县长扎西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共和县恰卜恰清真大寺附近的恰卜恰河巡查。

  作为县级责任河长,扎西上任以来先后参与指导了共和县境内多次河道环境整治工作。在他的眼中,相比五年前,如今恰卜恰河沿线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5年前的恰卜恰河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随处可见工业废水、居民生活垃圾和污水。”在恰卜恰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石大叔回忆道。

  2017年8月,共和县委、县政府一把手有了一项新任务——担任共和县总河长。

  和他们一样,河长制实施后,共和县、乡、村四级河长共同承担起了治理河湖的重任。从此,共和县级重要河湖有了“监护人”。

  昔日“臭水沟”变干净的河床了;垃圾遍岸的石头滩变休闲景观带了……能有如此美景,完全得益于共和县开展河(湖)长制工作和恰卜恰河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贵德县河阴镇黄河畔,清清河水与丹霞山色、树荫绿色完美融合,仿若人在画中游……黄河,这条华夏民族的母亲河,让贵德县成为旅游胜地的金字招牌。

  依偎在母亲河的臂弯,深秋的贵德县显得祥和宁静。行走在黄河岸边,贵德县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河阴镇党委书记童璨边巡查河面边记录发现的问题。“我的任务就是协助副组长开展日常河道管理工作,督促村级河长履行职责……虽然工作多了、责任大了,但很有成就感!”童璨感慨地说。
  全州五县在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众力量,大力推行“开门治水”,实施村级河长责任制,对乡村义务河长的工作职责提出明确要求。

  如今,在各级河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海南州各族群众争做河流守护人。

  家住兴海县唐乃亥乡的回族大爷马世忠,每天早晚都有散步锻炼的习惯。现在,他又多了一项工作——巡河。“河道保洁管护光靠干部根本忙不过来,有了我们这些常驻河边的民间河长,干部们也能腾出精力专注河道治理、沿河造景等事情。”马世忠说。

  有力举措,创新机制,目的是改变一座城、一个地区。从河长制到“河长治”,落脚点是内涵更加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

  河水悠悠,杨柳依依,河流不枯竭,河长不歇息……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