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南 详情

【网络祝年】年俗记忆(八)《年三十,包饺子》

2019-02-04 15:10 作者:邱元胜 编辑:索南扎西

1154105793101443.jpg

    大年三十,是真正的除夕。这一天对所有的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人们盼望已久的年就要到了。这一天人们准备全面的除旧迎新活动,即忙忙碌碌,又兴高采烈。
    这一天年味最浓,人们过年的兴奋状态达到极致。   
    这一天,大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就剩下一些琐碎,但是,仍然是忙忙碌碌的一天。
  (一),年三十,包饺子。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饺子,青海人叫“扁食”。过年习惯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即新旧岁月交替在“子”时(午夜十二点)。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的“元宝饺子”,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一枚硬币洗净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这一年运气最好,能挣最多的钱。
       大年三十夜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其中:火锅,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鱼,象征“连年有余”、“吉庆有余”。萝卜,寓意拔个好彩头。鸡,吉祥吉利,万事大吉。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为忙“年”,炸蒸馍馍、煮肉、洗衣服、扫房子、购买烟酒糖茶、包礼包、送灶王爷、祭祖……。一直到腊月二十九,“过年”的事宜全部准备就绪,只等着除夕来临。
    大年三十,还有最后一件活儿要干,那就是“燎猪头”,在院子里搭起简单的铁棍架子。把挂在房梁上的年猪头取下来搁在架子上,底下点燃火,烟熏火燎地“燎猪头”就开始了。大面积的猪毛被火直接“燎”干净,眼鼻耳凹陷处,需要烧红几个铁撅子“烫”才能干净。“燎猪头”,还是一个“技术”活,猪头表皮燎得金黄不开绽才是上乘。
    燎好的猪头和猪蹄子放在水里浸泡,再刮去表面的焦灼,就可以下锅煮了。
    除夕夜,煮出来的猪头囫囵放在桌子上。这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必须要吃的一道菜。据老人们说,啃猪头,就是“啃鬼”,就是把病魔、小人以及藏在家里的魑魅魍魉和晦气都统统“啃”走,来年让家人更加健康快乐。   
    (二),年三十,贴春联。
      写好的春联,一般在大年三十贴。打扫过得大门和房门上贴上一副红彤彤、喜洋洋的春联,立即就有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贴春联,也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王安石的《元日》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很久以前,人们每逢过年,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音“屠”t ú)和郁垒,然后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音“昌”ch ǎng )。有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便让身边的翰林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两句吉庆话,想挂在自己卧房的门口。当辛寅逊写完后,孟昶看了不中意,于是提起笔来,亲自写了十个字:“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字虽不多,但这两句话非常吉利。
      “余庆”就是余福。意思是新的一年又接受新的福气。第二句是美好的节日叫做春节,意味着温暖的春天永驻人间。这十个字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新年佳节”四个字巧妙地嵌在了里边。所以当孟昶写完,身边的大臣们都拍手叫绝,孟昶自然也很高兴。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就成了史记中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福春联。
     从这以后,人们纷纷效仿,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一到春节,家家门上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的气氛自然更浓了。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过去的人,把桃木当为辟邪之木,此种意识直到现在,还在一些人的意识中存在。古代典籍也说:“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三),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年三十儿,贴门旗儿”也说:“三十儿,贴门神捏鼻儿”。
      除了贴对联,还有贴门神,窗花,年画,福字等等。本来说“二十八,贴窗花”,其实,腊月二十八只是把窗花剪好,把春联,门神等都准备好。这几天还要忙着准备年呢,人们怕弄坏了,凡是“贴”的东西都集中在大年三十下午。
     过年贴门神源于古人的门神崇拜。充当门神的一般都有秦琼,尉迟恭,哼哈二将,四大天王等十多位。由于各个地方的崇拜对象不同,充当门神的至少有上百位。
    贴了对联门神等,放一串鞭炮,最后打扫一下卫生,就不在出门了,直到年夜饭结束。
    (四),三十夜,燃爆竹。
      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青海人还叫“炮儿”。鞭炮分花炮和“响炮”之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古时候没有火药和纸张,人们就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唐朝人把鞭炮称为“爆竿”,大概是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
     后来,发明了火药,有人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从而代替了用火烧竹子的古老习俗。
      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据说出现在北宋,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过去的鞭炮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
      在火药发明之前,只有“鞭”,没有“炮”。人们甩鞭子,鞭子的尾部发出“啪”的声响,这种动作作为一种礼仪长期存在于中国历史中。火药发明以后,制作的“火药爆竹”,有些”火药爆竹“的声音与鞭子甩动的声音类似,所以就出现了”鞭炮“的说法。
      我小的时候,燃放鞭炮,是把一串炮仗拆开了,一枚枚地放。有时候跟着父亲去公社供销社采购,我最关心的就是买鞭炮。除了父亲购买的以外,我也偷偷用存的毛毛钱买一点。
      那个时候的炮仗花样不多,一般是单响的小炮仗,还有飞上半空的两响炮、三响炮,摔炮。后来,七十年代后期才出现花炮。
       除夕夜,燃放鞭炮时,先放几枚两响炮“开路”,然后放小鞭炮。不是一串串的放,最多也就把两三枚的捻子搓在一起,有“一打三响”的效果就非常开心了。出现哑炮时,捡起来,从一端剥开,然后点燃,火药喷出,我们叫“濋溜溜”。
      放过鞭炮后,把大门打开。把看门狗移到里院,准备迎接拜年的亲朋好友。家人也背着大包小包出门拜年。
    (五),年三十,挂灯笼。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据说,起源于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六),三十晚,散年钱。
       年钱,就是压岁钱。一般都是吃完年夜饭后,由长辈分发给晚辈,并给每个子孙说几句勉励的话,激励晚辈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做事。儿孙们还要叩头感谢,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过年好!
       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七),三十晚上,熬一宿。
      一是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
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二是年夜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晚家人团圆,欢聚一堂,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做“平平安安”。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做“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大年三十夜,人们点起煤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八),看春晚。
       除了传统的年俗外,现在全家团圆最少不了的就是收看每年一次的春节晚会。
    (九),祝福。
        前些年,大年三十夜的手机短信,那是真正的铺天盖地。如今,手机短信被冷落,微信取而代之。发一些图、文、音、影并茂的祝福微信,也很有意境。
  (十),年三十,请祖宗。
(作者系青海省、海南州作家协会会员,书画家协会会员,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南报签约作家)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