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详情

同德人武部助力脱贫攻坚演绎鱼水真情

2019-04-02 10:30 来源:海南报 作者:肖玉珍 编辑:索南扎西

QQ图片20190218090155.jpg

       道路宽阔,村容整洁,来到同德县巴沟乡上尕毛其村,笔者眼前一亮:村头村尾,人们三五成群互拉家常,“农家书屋”里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充电,交流着致富的经验……在同德县人武部对口帮扶的这个村子里,过去“靠天吃饭”的高原小乡村已被和谐奋进向上的精气神所取代。
  记者了解到,同德县人武部为找准这个联点村“一贫不起”的症结,在进行深入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驻地党政机关沟通联系,制定军地联合脱贫攻坚计划,常态开展“进乡村送政策解难题”活动,宣讲党的惠农富民政策;组织民兵应急连藏汉宣讲分队深入村社,向贫困群众提供致富信息,让乡亲们的眼光延伸到山沟沟之外的世界,想方设法摆脱头脑中的“贫困”。
  在牧民克拉有的心中,“扶贫”对于他来说就是给钱给物,对物质扶贫产生依赖,时间一长,让他逐渐养成等、靠、要的毛病。“贫困的状态是动态的,今天脱贫了,明天就有可能返贫,要从根本上、精神上要让群众们懂得脱贫的意义。”同德县人武部部长李宏永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更应该结合脱贫理念,让贫困户清醒认识到脱贫光荣的重大意义,调动村民主动性,让村民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是保证村民脱贫不返贫的关键因素。
  在李宏永以及人武干部的帮助下,克拉有主动找到了村两委班子,要求退出贫困户行列……
  同德县属于我省深度贫困地区,通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实施了同德县特殊类型三年扶贫攻坚,并于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同德县创新了“民兵+脱贫攻坚”,组织推出了“131模式”,即1名人武干部带3名民兵帮扶1户贫困户。
    走进同德县人武部,李宏永正在核对返贫救助名单。脱贫了为何又返贫等信息在名单上一目了然。记者翻开救助人员统计表可以发现:因病、因灾、因学等返贫的牧户几乎遍布每个乡村牧野。
  秀麻村藏族村民才叶亥吉去年一月份被确诊为尿毒症,急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昂贵的医疗费压垮了一个家。得知消息后,人武部联系县扶贫办,7万元的医疗费连夜汇入了才叶亥吉的账户。下阿格村藏族村民多加,因失火损失了全部家当,一个原本富裕的家庭一贫如洗,4口人挤住在一顶6平米的帐篷艰难生活。该乡人武部第一时间替多加拟制返贫基金申请书,一笔5万元的救助金马上汇给了多加,乡人武部还组织民兵把烧坏的房屋修缮一新……
  同德县秀麻乡拉毛措一家,是李宏永的帮扶对象。
  拉毛措一家4口人,家住秀麻乡莫合村,拉毛措的儿子杨忠才让,小时候放鞭炮,不小心炸伤了眼睛,导致青光眼。
  杨忠才让就读于贵德县民族中学高三,眼睛的残疾,让杨忠才让很自卑,曾一度想要放弃学业。每到寒暑假,李宏永就上门开导,做思想工作。“这个孩子是个单亲家庭,加之家庭贫困又身带残疾,很内向自闭,学校里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我们是反复做工作,帮助孩子走出自卑,并资助孩子上学,每学期开学前几天,我都会打2000元的资助金,我告诉他,今年好好考大学,要是考上了,我继续资助你读完大学,现在,孩子的状况要比以前好很多,慢慢地变得活泼开朗了。”李宏永仔细讲述着杨忠才让身上的变化。
  去年,李宏永申请同德县“党政军企”脱贫攻坚基金,先后救助两批24户贫困农牧民,发放救助资金75万元,杨忠才让又受到救助2万元。
  “131模式”,是同德县脱贫攻坚中的创新举措,也是同德县服务群众促进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依托“131模式”,同德县实现了群众有期盼,助力有良方。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