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详情

放歌在希望的草原上

2019-05-21 09:23 来源:海南报 编辑:安普荣

QQ图片20190521093744.jpg

——兴海县河卡镇上游村乡风文明行动见闻(上)

“只请客,不收礼。”搬进新家的第一天远亲近邻都来祝贺,兴海县河卡镇上游村的拉夫旦事先声明,这次团聚只为庆祝来之不易的好日子,坚决不收礼。

贺房吃席不收礼?在外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在上游村,摒弃陋习、弘扬文明、传承文化,已成为引领全村人精神文化的一个风向标。

早在2000年,上游村“两委”班子成立了“上进协会”。“我们就想着把村子管理好,敦促村民摒弃不良风气、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村委会主任东主才让说。

到2006年,村风民风已大为改观,“上进协会”也逐渐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可如何解决村子之间的纠纷又成了当时最大的问题,为此,村里又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协会,几年下来,各种矛盾纠纷越来越少。“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村里有个大事小情,大家都能一喊就到,意见基本统一。”村党支部书记公保加说。  到今天,随着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全县乡风文明行动的不断深入推进,上游村又有了新的风尚。

今年2月28日,拉夫旦的儿子迎娶了中铁乡青恰村的一位姑娘,前前后后加上2千块钱的彩礼总共只花了一万四千块钱。拉夫旦一家并没有因此而觉的丢了面子,女方娘家人更没有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办事之前双方都对各自村里的风气、村规民约、村子发展都有过了解。”东主才让说,双方都尊重各自村里的村规民约,上游村规定婚事彩礼不得超过2000元。

东主才让坦言,毕竟村规民约是自己村里定的,要是村子以外的人和本村人通婚,彩礼超过了2000元,也会想办法沟通让彩礼降下来。

参与操办拉夫旦儿子婚事的村民扎西回忆,女方送亲的只来了4人,每人给了50块钱讨了个吉利,喜宴也是在家里办的没有花多少钱,宴请的礼单上也是哈达、点心、手工制品等一些藏族牧人家里普通的礼品。“女方家看中的是我们村风气好、发展好,把姑娘嫁到我们村他们放心,他们相信今后我们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拉夫旦的一句话道出了上游村村民摒弃陋习,提高内生动力,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良好风貌。

曾几何时,兴海县农村牧区群众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泛滥,吃酒做客、人情往来成了群众最大的负担,更有甚者存在过攀比返贫,因“吃酒”致贫的苗头。

不过现在好了,村村都出台规定。兴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永飞介绍,从涉及国家法律法规的问题,到操办红白喜事的地点、礼金和吃食,再到节假日走门串户拿的礼品等涉及群众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情,全县各村在各自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中都有所涉及和规定。“时间和钱都节约出来了,大家腾出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发展上。”河卡镇党委副书记申好见证了上游村一天天团结向好的过程,他说,以往去牧民家里走访,时常会遇到桌子上的吃食摆得高过头,想尝一下又怕“高塔”塌落的尴尬,现在这种现象在上游村看不到了。

值得称道的是,上游村还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及道德规范,用以引导村民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比如,邻里之间有什么不高兴的事,两家人会相约到寺院祈福,以求经后两家人团结相处,越来越好。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游村村民多年来已形成互助守望的传统民风,一家有难大家来,也成为了邻里相处之道。

优良的乡风文明,在上游村已经不是个例。长期以来,兴海县坚持“以身边人说身边事,以身边理教育身边人”,表彰奖励先进典型,不断引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

公保加说道,“现在产业发展了,人人各有各的事情做,根本没有时间去喝酒、赌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种养殖合作社办的风生水起,心胸和眼界都变宽了,懂得了文明礼让,团结和睦,处处维护村里的名义和利益,支持村里的发展。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村党支部引导下,村里还组建了文艺队、射箭队等文化活动组织,活动场地也日渐完善,文化的力量更是凝聚了人心,为村子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传播好家风,开展移风易俗……随着兴海县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篇的不断丰富,和谐淳朴、文明节俭,人心思齐、齐心奔康的新风正吹遍全县乡村牧野。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