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详情

共和县全力推进生态农牧业发展

2019-06-04 10:00 来源:海南报 作者:才让本 编辑:索南扎西

0940069445177410.jpg

初夏时节,行走于田畴和草原间,随处能感受到共和县生态农牧业律动的脚步:田埂里,新鲜翠绿的绿色蔬菜长势正俏;牧场中,牛羊成群,白色的毡房点缀着美丽的草原……
  共和县处于三江源核心区,环青海湖和沿黄地区的特色生态农牧业秉承了共和县多年以来的区位优势,依托海南州国家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生态绿色发展成了共和的主基调。
  这些年,共和县始终坚持把农牧业作为稳县安民产业,着力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生,全县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timg (3).jpg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在共和县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内,一株株花生摘放在田垄上,2018年8月,共和县首次在海拔2800米的高地种植收获花生。
  看着饱满而新鲜的花生果实,青海天缘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聘请的农业专家王树林向记者介绍道:单株121粒饱满,24粒瘪粒,花生产量较原产地山东增收20%左右。
  沙珠玉乡村民赵全录看准了天时地利的枸杞产业,现在他经营的共和县玉苗有限责任公司的枸杞规模越来越大。
  2018年,赵全录在全县范围内承包了一万多亩地。他的这万亩枸杞种植园,不仅通过德国BCS、欧格认证机构认证有机品牌,而且在全州范围内建起了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密度最高、产品质量最优的枸杞生产基地。
  这一特色种植业的发展,对于被承包了土地的农户来说,不仅在家门口挣到了钱,还学习到了一门种植技术。  加快“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四大产业联盟建设,2018年,共和县以打造青稞、油菜、枸杞3个万亩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花生、生姜等新品果蔬在共和试种成功,全年粮油总产量达4.23万吨、蔬菜产量达2200吨。
  培育牦牛、藏系羊高效养殖示范点4处,建设高标准畜用暖棚、贮草棚1150栋,引进牦牛藏系羊良种畜2680头只。timg (5).jpg  稳步发展高原生态冷水鱼养殖
  显而易见,当下龙羊峡三文鱼品牌开始走出青海,走向全国。
  在龙羊峡库区,以三文鱼为主的冷水鱼网箱养殖年生产冷水商品鱼8000吨,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
  当地民营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已开发出13个系列的网上直销产品,销售遍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省的一线城市,占到了全国销售量的60%以上。
  从龙羊峡出水的鲜鱼通过航空运输直达上海加工厂,再经网上定购,送到消费者餐桌只需 24小时。
  2018年,共和县稳步发展龙羊湖高原生态冷水鱼养殖,全年冷水鱼产量达1.12万吨,销售1.04万吨,实现销售额4.99亿元。timg (7).jpg

  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走进达连海村时,田间已有勤快的农民拉运家肥,在离村子不远的世辉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里,60岁的赵生珍正给奶牛添加饲料,牛棚外一群黑白相间的奶牛信步走向“挤奶大厅”,这20头奶牛即将要站上自动化挤奶线,完成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这个生活着150多户汉、藏、回、土等民族的村落里,除了农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养殖奶牛,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也正是依托这一特色,村子里因地制宜开辟出了一条以规模养殖为主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以特色种养业引领生态循环农牧业。共和县现已出现多个青稞、油菜、獭兔、生猪、藏香猪、荷斯坦奶牛、枸杞种植等特色养殖种植示范园和合作社。
  沙珠玉乡达连海村在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项目后,村支部书记李发来带领群众在村里办起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500多头荷斯坦奶牛、全自动挤奶设备、宽敞的饲养棚,年收入达到160万元。
  2018年,共和县新增规模化养殖场6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3家、家庭农牧场32家、种养殖大户89户。

QQ截图20190604100053.jpg

  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完成全县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
  农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员身份界定、清产核资等工作基本完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编制完成共和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初稿,结合县情实际,确定5个村为乡村振兴示范点。
  龙羊峡镇龙羊新村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完成村级规划编制,并成功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农牧兴,百业稳。生态农牧业的高效发展让共和县焕发出别样光彩,让共和农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也让百姓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农牧业的生产方式,积极加入到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大潮中来。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