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详情

“格桑花”结出“致富果”

2019-12-12 09:23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咸文静 通讯员 同德组 编辑:索南扎西

image.png

       大雪节气刚过,天气寒冷。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尕巴松多镇智后迈村却“热气腾腾”。经过几个月辛苦筹备,村里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完成。看着畜棚里的几百只小肥羊,村支部书记才让加笑得嘴都咧到了耳朵根。

       “这可多亏了我们的第一书记!”

       智后迈村是个典型的半农半牧村。全村84户村民,有着50多公顷耕地,2000多公顷草场。按理说,畜牧业发展对于这个村的村民来说并不陌生,可由于思想观念保守,大家并没有从这一优势产业中获取更多利润,久而久之,全村只剩900多头牛。

       经济结构单一,转型发展缓慢。如何才能让智后迈村的脱贫脚步迈得更加坚实?去年年初上任后,第一书记香毛吉把目光瞄向了特色种植业。

       “当时想了不少办法,后来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取经’时看到当地村民通过种植蕨麻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经过请技术人员亲自查看比对,我们两个地方土壤条件、气候环境都十分接近,完全可以走蕨麻种植这条路子。”

       就这样,香毛吉多方筹措资金,在2018年4月投入35万元种植了6.67公顷蕨麻。今年10月份,其中2公顷地就收获了3000多公斤蕨麻。

       “第一年试种,产量多少大家心里都没底儿,可没想到试挖时亩产就达到了300多公斤。后来我们一商量,打算把大部分留到明年开春再挖,就先从2公顷地里挖了一些出来。”村会计赛吉加告诉记者,挖蕨麻时他们不仅组织了本村的100多个村民,还有邻村的60多人也一同参与。按照规定,务工的村民每天能挖多少就可以拿走一半儿作为工资。

       看到豆毛措时,她正在查看晾晒在自家院子里的蕨麻。听记者问起收入,这个干练的藏族妇女算了笔账:“10月份我和女儿一起挖了五六天,就拿回了40公斤蕨麻。其中7.5公斤新鲜蕨麻按照每公斤3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剩下晒干的这些都已经以每公斤120元预定给了县城的饭馆。”

       短短几天,母女二人在家门口的收入就超过了2000元,这对于豆毛措来说是从未想过的事情。其实不单单是她,谁都没有想到,同样的一块地,收入竟然能差这么多。

       “秋收结束后,我们几个人一算账,除去给大家的‘工资’,村上还留下了3000多公斤的蕨麻。在第一书记的带头推销下,几个月就卖出去2000公斤左右,村集体一下子有了6万元的收入。这么一算,明年开春的收入应该更高。”尝到甜头后,才让加对今后的发展充满期待。

       在特色种植业的带动下,智后迈村“这一池春水”泛起了阵阵涟漪。香毛吉趁热打铁,提出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思路,让村民们从以往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

       “今年我从县上争取到了100万元的扶持资金,加上村民们自筹了46万元,在村上搭建了畜棚、草棚,添置了农机车、三轮车,还购买了500只母羊。”香毛吉说,现在全村已经分为了4个组,轮流负责合作社日常运转。

       岁末年终,正是盘点一年工作的时候。回顾这一年来智后迈村的发展,香毛吉这朵盛开在脱贫一线的“格桑花”眼中是满满的坚定:“通过组织强化、产业引进、外援帮扶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就能够走出一条符合村情民意和适合发展的新路子。”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