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详情

兴海县:农牧业发展势头强乡村振兴底气足

2024-10-21 09:36:25 来源: 作者: 编辑:超级管理员

在广袤的草原上,膘肥体健的牛羊悠闲觅食;合作社大棚中,种类繁多的蔬菜长势喜人……在兴海县的田野上,农牧业蓬勃发展美丽画卷尽收眼底且蹄疾步稳。

今年以来,兴海县始终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持续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技术培训服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推动农牧业全面升级,保持了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全力打造兴海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希望田”

初秋时节,走进兴海县,放眼望去,宽阔平坦的道路四通八达,长势喜人的青稞、小麦、马铃薯生机勃发……一幅幅丰收画卷跃然眼前。

今年以来,兴海县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实现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进强村富民,积极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0.55万亩,实施化肥减量增效2万亩,完成各类粮食、油料、蔬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21.02万亩,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抱团”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跑出“新速度”兴海县河卡镇针对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小而散”,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的现状,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将所辖10个村“跨村联建”,组建产业发展协会,有效利用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优势,对现有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饲草料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握指成拳”的放大效应,切实解决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目前,产业协会先行先试,立足自身优势,成立兴海腾云饲料加工销售有限公司。期间,镇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400万元,建成占地50亩、储草能力和饲料颗粒日加工量分别达1000吨、35吨左右的饲草料加工基地。自营运以来,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纯利润达到90万元,使全镇产业“抱团发展”开局良好,实现开门红。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奏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兴海县不断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步伐,持续做优做强青稞、油菜、藏羊、牦牛、饲料“五优”产业,打造乡村振兴产业示范村5个、青稞良种繁育基地1个、高原冷凉蔬菜(食用菌)产业基地1个。同时,加大草原奖补、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补贴等政策补助发放力度,调动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为助力乡村振兴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

一排排整齐的棚圈、一声声哞哞的牛叫声、一辆辆农运车在道路中穿梭……其中,兴海县依托牦牛这一得天独厚的物种,立足资源优势,主动担当作为,抢抓政策机遇,牢牢把握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战略定位,致力于将牦牛奶这一传统产业打造成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及全县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为巩固推动特色牦牛奶产业发展基础,增加母畜数量,确保奶源供应稳定,兴海县投资3574万元,购置4岁至6岁以上的生产母牦牛4383头,以激励的方式分配至7个乡镇37个村451户牧民家中,形成项目牦牛“散户养殖,统一管理”的特色养殖管理模式。

目前,已建成以子科滩镇为总站,河卡镇、曲什安镇、中铁乡、龙藏乡、温泉乡5个乡镇为分站的牦牛奶配送中心和9个村级奶站,并配齐相应设施,使牦牛奶产业成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富民产业之一,也为实现兴产业、促发展的良性互动,开拓了特色产业发展新局面。

如今,放眼兴海县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一个个宜居宜业村庄映入眼帘,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牧业项目落地生根……农牧业发展多点开花,拓宽了农牧民增收的渠道,鼓起了农牧民的钱袋子,产业格局日趋完善,努力做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兴海县农牧业宏伟蓝图将越绘越精彩。(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