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 详情

感受“非遗版”春节的独特魅力——海南州举行非遗文化和传统社火巡游展演活动

2025-02-12 10:51:02 来源: 作者: 编辑:超级管理员

2025乙巳蛇年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中国年,它像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凝聚着中华民族共通的情感、智慧与审美。从正月初八开始,海南州各地各类民间民俗和非遗文化展示活动大放异彩,群众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一场以“文化过大年 非遗品海南”为主题的巡游展示和广场展演在共和县恰卜恰镇精彩上演,多角度、多形式的展演为全州各族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盛宴。共有传统赛马、格萨尔展演、舞龙舞狮高跷、英歌舞表演等11个方队,来自贵德县、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同德县、西宁市湟中区、海南州民族歌舞团的700余人参与巡游和展演。巡游方队从共和县香巴拉广场途经街心花园、州法院十字路口,到达州文化传媒中心广场进行集中展演,路程约为4公里。展演充分展现了海南州独特魅力与发展成就,涵盖海南州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底蕴、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成果,向广大各族干部群众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海南州的绚丽风貌和蓬勃生机。

图片

贵德县展演的广东普宁南山英歌舞首次出现在海南州春节文化活动演出中。据了解,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普宁南山英歌舞,是粤东地区的民俗活动,演绎的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勇救卢俊义的故事。2006年,普宁英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德县文化馆的演员专门到广东普宁学习英歌舞,在南山英歌队教练、普宁英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演员们勤学苦练,迈过一道道难关,最终在这个春节将被誉为“中华战舞”的英歌舞呈现给海南州各族干部群众。

图片

图片

湟中鲁沙尔高跷队也是首次在海南州亮相。鲁沙尔高跷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2024年,鲁沙尔高跷队登上河南卫视春晚,使高跷表演“火”出圈,走向全国各地。这些年,鲁沙尔高跷队在北京、四川、云南、新疆等地受邀演出,同时,参加了环湖赛、“青超联赛”、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展现了鲁沙尔高跷的独特魅力。2008年,鲁沙尔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2013年,鲁沙尔高跷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片

赛马方队的出现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马背上的骑手们身着华丽的藏袍,襟口镶边的祥云纹路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光芒,骑手们手中高举的红旗,恰似高原儿女心中永不熄灭的信仰之火,在新的一年里照亮前行的道路,更是海南人民无畏无惧、一往无前的精神气魄。

图片

海南州首个“文化非遗版”巡游和展演活动突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美好景象,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具魅力的非遗文化盛宴,既弘扬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又丰富了群众的节日生活,让人们体验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图片

一直以来,海南州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截至目前,海南州拥有8项国家级非遗名录,7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1项省级非遗名录,11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州级非遗项目多达49项,代表性传承人232名;县级非遗项目229项,代表性传承人285人。这场巡演将传统社火、非遗表演和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让广大群众在领略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满足群众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展现出各族干部群众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南实践的昂扬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