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海南 详情

【青海日报】麦类产业平台 — 创新引领农牧业提质增效

2018-09-27 11:25 来源:海南报 编辑:陶亚荣

“这片良种田,种植的就是昆仑15号,这个青稞品种在我们基地种了1000多亩,在贵德县已种植了上万亩。专家们请看,如果去杂,它是比较整齐的,纯度也挺高。这个品种在市场上的价格比其它蓝青稞卖得好,价格每0.5公斤可以达到1块3毛多……”

6月22日,地处黄河谷地的贵德县,气候温润,景色宜人。在河西镇瓦家村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子繁育基地,我省麦类(小麦、青稞、玉米)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的专家们与各对接县产业平台的专家们正在观摩交流。“这种平台的观摩和交流,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同德县过去在青稞种植品种选择上,是多、乱、杂,以粮代种现象比较普遍,产量不高,种植户的收入也低。这几年和省级产业平台对接上以后,在品种的更新换代上,确实产生了特别好的效果。像今天我们看的昆仑14号和昆仑15号,在我们县种植面积已经快达到全县青稞种植面积的一半了。”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松生满对记者说。

贵德县金穗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余庆福介绍,合作社流转280多公顷土地,与省农科院合作,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投入培育适合我省不同区域环境的主导品种,扩大省内外的市场供应。“昆仑14号和昆仑15号都是省级产业平台专家吴昆仑老师培育出来的,昆仑14号亩产一般300多公斤,主要针对高寒地区种植,昆仑15号一般亩产有400多公斤。15号这个品种颜色白、价格好,个头不是太高,抗倒伏性能好,群众很喜欢,现在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这个品种还有一个优势是耐旱,所以在山区种植的面积也逐渐扩大。”

余庆福说的吴昆仑是我省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的专家。通过不懈努力,吴昆仑带领他的团队,近年在青稞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培育、青稞绿色生产及深加工技术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实现了青稞育种技术的创新,为全省青稞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吴昆仑告诉记者,青稞作为青藏高原的特色种植作物和藏区不可或缺的粮食作物,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省里和国家对育种和推广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自己带领的团队每年都要承担多个研究项目。

贵德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优良品种繁育。

贵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任金科介绍,贵德县承担着省上小麦、青稞、油菜等品种的区域试验,以及新品种的引进。县上每年给予冬春小麦各6000亩种子上的补助,一亩(0.067公顷)地补助35元钱。繁育出的种子,除了供应本省,还销往外地。“区域试验就是小范围地将不同单位、不同地方育成的品种,做一个比较,如果哪个品种表现好,它就进入一个大区试验,相当于我们的生产试验。大区试验也有一个对照,这个品种如果在大区域里表现好,才能通过审定,没有通过审定的品种,我们国家是不允许推广的。”产业平台专家、小麦功能室主任陈志国详细说明着。“大家站在埂子上,对照平播看一下,沟播的长势有很明显的优势。直观看,长得比较整齐,穗子也比较多。”

除了新品种的展示,基地里冬小麦沟播越冬栽培技术也令观摩者大开眼界。“咱们青海冬天风沙大,种子播下后容易被大风刮走或者因旱而死,出苗率低。冬小麦沟播越冬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降雨的时候,雨水降到沟里,能够集中利用。另一方面,沟播栽培利用机耕施肥,可以提高水肥,种完以后沟底窝度提高,形成一个微环境,受冻面积相对较小,可以提高小麦的越冬率。”

随着产业平台专家、小麦功能室副主任谢德庆的介绍,专家们的讨论热烈起来。“沟播技术,对咱们高寒地区青稞种植也很有借鉴意义。”“这项技术对旱地油菜播种也应该很好。”

产业转化研发平台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推广,同时还要将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到生产当中。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种子站站长、小麦平台专家李长帅介绍,“省级平台每年都推荐新的技术、新的品种,我们每年通过平台确定主推品种,这几年光小麦优良品种我们就推了三四个,品种的整齐度大大提高。在种植的基础上,还推了深松播种、小麦统防技术,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我们还引进了自走式的大型喷雾器,花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把一亩地的农药喷洒完,为统防统治打下基础。”

据了解,我省麦类产业转化研发平台有小麦、青稞、玉米3个功能研究室,分别依托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大学,有20多名岗位专家、8个省级转化基地、9个对接县,涉及西宁、海东、南和海北等4个市州。以产业为主线,各功能室内部在不同省级产业技术转化基地,联合开展了影响和促进小麦、青稞、玉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

粮草兼用型品种“昆仑14号”,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青稞品种;高产型品种“昆仑15号”,以亩产621公斤创我省青稞单产最高记录。据悉,这两个青稞品种自2013年审定以来,在省内外累计推广种植102万亩,实现产值7.96亿元,新增产值1.02亿元,成为我省推广速度最快的青稞品种之一,也是我省种植范围最大的青稞品种。

冬小麦品种“青麦6号”是我省育成的第一个冬小麦品种,该品种针对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抗病性不足、产量低、越冬性差等问题,提升了品种的抗病性,对条锈病近免疫,越冬率高,丰产性好,抗倒伏,“青麦6号”的育成和推广对我省冬小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黑色加工青稞品种“昆仑17号”选育和审定满足了我省目前对彩色青稞需求迫切的现状,该品种的育成有效缓解了我省优质加工青稞品种少的问题。

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认为,“通过平台的建设,构建了由科研、高校、推广、企业共同参与的小麦、青稞、玉米成果转化快速通道,科研单位和县级推广部门实现了对接和结合,促进了小麦、青稞、玉米成果转化,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麦类平台与蚕豆平台联合,首次在高寒区引进早熟蚕豆品种“青蚕13号”并种植成功,建立了“青稞与蚕豆”两年轮作体系,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昆仑15号与耐连作的昆仑14号与蚕豆”的3年高效轮作体系,克服了青稞连作障碍,提高了青稞产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起到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施化肥的作用。

同时,优化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制定施肥类型和数量,避免了传统施肥方法盲目性较大,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和结构的弊端,起到了平衡增产,减少农田环境污染的作用。“平台为全省‘一控两减三基本’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省农科院副院长、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首席专家迟德钊表示。“我们针对春小麦‘一病两虫’的综合防治,用‘病虫净乳油’的防效达93%以上,可同时有效防治麦茎蜂,麦穗夜蛾成虫,有效兼治条锈病、白粉病及雪腐叶枯病,实现了经济、高效,一药多效,减施农药的作用。”陈志国说。

松生满告诉记者,“平台的吴昆仑老师发现制约我们同德县青稞产量最大的因素是严重的草荒,就推荐我们使用爱秀+苯磺隆+2.4-D丁酯,这三种除草剂使用之后,青稞地里的草基本上没有了,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我们推广的面积比较大,效果显著,更主要的它是低毒、低残留,而且成本很低,老百姓非常喜欢。”

兴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索南扎西深有同感:“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是国家提出的,也是我们的责任。怎样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做到节本增效,我们采用的就是推广配方肥的方法。配方肥是产业平台的老师们研究之后推给我们,我们再推给老百姓。像今年平台上又推出49%的新的青稞配方肥,在我们兴海县大力推广,今年推了2000亩左右,有效降低了二铵、尿素等单一化肥的使用,最终达到节本增效。推广的时候,平台的老师们都来现场进行指导教学。”

当前,农业生产的主体已由单一农户转变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企业等多元化的生产主体。在这一背景下,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需求强烈。“因为农业是规模效益,一家一户增产优势不是很明显,增产效益也不是很好,平台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主要通过合作社、种植大户推广,通过他们的示范来带动周边农户,推广起来速度比较快,效果也比较好。”吴昆仑坦言。“产业平台推广应用的小麦、青稞、玉米品种都具有口紧、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等品种特性,品种配套技术,像机械药剂灭草和叶面施肥一体化等技术满足了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条件下机械化应用的需要,起到了节本增效的作用,为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比如门源县6个合作社种植的昆仑14号面积达到了2万亩,都是8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使新品种规模化种植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迟德钊说。

据介绍,我省小麦、青稞、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面积达到99万亩以上,已成为我省小麦、青稞、玉米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以玉米纪元8号、豫玉22号等为主导品种,现在,我省青饲玉米生产面积达到1.2万亩,为全省农区畜牧业和饲草产业的发展补充优质饲草6.6万吨。推广的青稞新品种昆仑14号、北青9号等属于粮草双高品种,在保证较高籽粒产量的同时,也获得更高的秸秆产量。”玉米功能室副主任贺晨邦介绍。

经过几年的发展,“三级平台”建立了有效的联结机制。

在熊进宁看来,平台内部成果共享机制的完善,使平台技术人员通过承担平台工作能够得到发展与进步。而组织县级专家对平台立项项目进行审查与把关,也能充分发挥县级专家联系生产实际、掌握生产科技需求动态的优势,增强平台技术转化研发的针对性。

据了解,仅2017年,省级平台制定的小麦、青稞、玉米年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名录,指导9个产业重点县,共12个主导推品种和12项主推技术。根据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问题,审核了9个产业重点县年度推广计划方案的12个主导品种和12项主推技术,确保了各县技术方案的针对性和可靠性。

麦类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建立了高效的示范推广体系,使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进一步扩大,技术转化研发更具针对性,规模化种植的示范带动优势更加凸显,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农业生产“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