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海南 详情

【他山之石】领跑全国的“海南速度”

2018-11-26 15:41 来源:阿坝日报 编辑:索南扎西

微信图片_20181105105732.jpg

image.png

编者按: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总面积4.6万平方公里,辖共和、贵德、贵南、同德、兴海5县,共有41个乡镇,州府驻共和县。

       海南州位于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素有“海藏通衢”之称。 近年来,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摆脱化石能源依赖、逐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了可能;高新企业和高精尖技术的引进应用、壮大发展,为带动地区发展、推动观念更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阿坝日报《他山之石》第三报道组来到海南州后,通过对考察点的综合研究分析,确定了采访重点——光伏产业园和云藏大数据中心,并通过采访真切地感受到了该州在这两个方面工作上领跑全国的“海南速度”,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两篇报道,为我州在相关方面的发展与建设中探寻一些经验、提供一些借鉴。

速度一:

戈壁滩崛起绿色能源产业

——看青海省海南州光伏产业园

全球最大光伏  “蓝色海洋”

image.png

       2012年8月,寂静的塔拉滩戈壁突然热闹起来,尘土飞扬,机声轰鸣。5年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建成了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成为该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型新能源发展的典范……成绩的背后是海南州州委、州政府转变思路,抓住机遇,敢为天下先的坚实足迹。  

       海南州立足海拔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州情实际,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生态光伏园区建设,光伏发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型清洁能源已成为全州的优势产业。2014年,海南州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

image.png

        7月14日,记者一行驱车从共和县出发,沿着国道214一路向南,大约半小时后便来到了塔拉滩。这片曾以荒漠化闻名的广袤土地,如今因新能源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站在太阳能生态发电园区,一排排蔚蓝的光伏电池组成的方阵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远远望去,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有人说,上天赐予海南一片蓝色的青海湖,海南人用自己的双手又打造了另一个蓝色的“海洋”。

       这些架在辽阔戈壁上的一块块深蓝色光伏板,每天不停地“追光逐日”,把丰富的太阳能转换为青海省绿色发展的经济新动能。随行的海南州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吕占春向记者介绍,2012年该园区规划占地总面积是77.9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已征地87平方公里。规划光伏总装机容量从2012年的2700兆瓦,增加到19025兆瓦,为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大阳能生态发电园。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42家,总装机容量4495兆瓦,累计投资达450亿元,年平均发电量达60亿千瓦时。

       为确保发电园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海南州成立了以州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副州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能源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不断营造亲商、安商、稳商的营商环境;规范光伏电站建设劳务市场,定期通报新能源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妥善解决建设中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同时,强化通道建设,推动青电外送能力。2012年以来,先后建成110千伏升压站17座,建成330千伏汇集站变2座。总投资12.5亿元的共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已投运。日月山——共塔的两条750千伏线路可送出的电カ容量为5760兆瓦。总投资286亿元的青海省首条特高压外送通道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电等级为±800千伏,输送容量10000兆瓦,全线总长约1596.6公里,2020年建成投运。

       每小时能发电100万千瓦,是什么概念?这个量足以让一家星级酒店用上一年。“未来,咱们眼前这片‘蓝色海洋’将成为全球单体最大的水光风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每小时发电量达100万千瓦,实现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海南新能源发电部维护中心主任刘演指着一片光伏板说。

       据刘演介绍,该工程包括416万千瓦水电、400万千瓦光伏、200万千瓦风电,建成后三种电源将通过多能互补750千伏汇集站打捆送出,实现水光风电协调控制,多能互补后送入电网。

       为了减少天气变化对光伏电站发电的影响,提高光伏发电电能的质量,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电源,黄河水电公司探索出了目前全球运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共和县塔拉滩850兆瓦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创造性提出了将光伏电站作为“虚拟水电”机组的概念,这在世界范围内是首创,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刘演介绍说,水光风这一项目是通过风电、光电、水电互补运行,联合调度,充分利用调节性能对光伏发电及风力发电作为补偿,削弱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以新能源发电完成调度发电任务的同时,在水电站水库蓄水,相当于一个无损蓄能的过程,在电网需要的时候再以积蓄的水发电,更好地满足了电网负荷时段的需求。

       显而易见,新能源是领跑这个西部地区最强有力的发动机。

生态理念  融入光伏建设

image.png

      “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海南州把生态保护的理念看得尤为重要。

       在黄河水电公司海南新能源发电部三层观光塔上,记者看见这片“蓝色海洋”不仅泛着蓝,还绿意盎然。在一排排光伏板支架下探出头的绿草,预示着生的希望。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多建设在风沙裹挟的荒漠化土地上。为了改善环境,园区投入3436.85万元建成防风林带134公里6250亩,栽植各类苗木104万株,投资2140万元新建水利配套工程,完成机井10眼,配套主干管19条长140公里,立管2.6公里,阀门井415座,园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投资2.07亿元建成了75公里的园区柏油交通路网。黄河水电公司还开展了光伏生态产业种植和光伏支架型研究试验等,将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到建设中。

       刘演说,由于这里风沙较大,几乎每个月都要清洗光伏板,而冲洗完光伏板的水正好又灌溉了作物,作物生长又使水土更好的得到保持,光伏板下形成了小型绿色生态园。

       生态光伏的运用,使光伏子阵区的风速降低约50%、蒸发量减少约30%。在有利于遏制土地荒漠化的同时,植被形成的绿色屏障还能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环境,降低风沙对光伏电站发电量造成的损失,实现了“双赢”。

image.png

       黄河水电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水光互补工程建设初期,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公司专门将环境保护条款写入其中,对涉及垃圾回收、重新利用等作了安排。施工单位同共和县有垃圾处理资质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将现场垃圾回收,统一处理。施工中采取在现场开挖后将土回填播撒草种的施工方案,将现场破坏程度降至最低,草场经过生长恢复期,原有地貌得到恢复,有效保护了草场生态。

       不仅如此,海南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共和光伏园区打造成生态绿州”的要求,不断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光伏电站与养殖业相结合的现代绿色产业,实现了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土地及草场资源综合性开发、保护、利用的立体发展模式,建成“光伏电站—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这在海南州、青海省乃至全国发展光伏能源、保护草地生态和发展生态畜牧业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绿色植被让一切充满生机和希望。

黄河水电公司在共和光伏电站盖起的一座座羊圈,雇当地牧民养羊放牧,昔日的茫茫戈壁“变身”草原牧场,成群的“光伏羊”在电站子阵间追逐打闹,享受着人造草场的“沐光”生活。这是海南州实现绿色发展,进而实现绿色惠民的最好注脚。

“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生态发电园,打造集约化、复合型、立体化的中国新能源集聚区,努力成为中国新能源高地。”这是海南州委、州政府的“心有担当”,也是海南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期盼已久的一个“梦”。

新闻链接:

image.png

         截至2017年底,青海省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13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一;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791万千瓦,居全国第二,青海光伏产业正在领跑全国,甚至全球。而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军企业,黄河水电公司发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65%,其中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省用电量的60%,为青海省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运营商,使青海的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走到了世界前列。这些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新元素”在青海省不断落地开花,完善的产业链不仅带来产业集群发展,也标志着青海省正在向新时代绿色发展之路大步前进。

 速度二:

“云藏”

——让藏文深融互联网世界

image.png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搜狗等国内大型搜索引擎让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和世界同步。然而,国内搜索引擎都不支持藏文搜索功能。为适应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国内形势,保障藏文信息安全,2013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启动“云藏”藏文搜索引擎建设工作,此举标志着青海省开发出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将为青海藏区信息化建设、提高藏语文使用普及率、加快该省乃至全国藏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产生重大意义。

       记者从海南州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了解到,在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的扶持下,2013年4月,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8月2日开始试运行,经过短期的调试和完善于当月22日正式开通上线。作为青海省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中藏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藏”项目开发伊始,海南州委、州政府聘请北京大学、中国标准化委员会、中国科技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藏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名教授为项目特邀专家,研发团队近100人。

image.png

       云藏搜索成功研发了藏文自动分词及语言智能处理系统,攻克了藏文智能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藏文同义词搜索、藏文拉丁转写搜索、藏文拼写检查系统、藏文语义检索、藏文不同编码自动转换等功能,成为我国各大藏文网站的统一入口,以及互联网藏文信息主要来源和共享资源中心。云藏搜索的成功研发,缩短了藏文信息化与国内外信息化之间20年的距离。

       由于中国国内一些知名搜索引擎不支持藏文搜索,查找藏文资料只能借助谷歌等国外搜索引擎,但是查询结果精确度很低,信息量也很少。自从“云藏”上线以来,截至目前,累积访问量稳居国内各大藏文网站之首,日平均访问量达到1000万次以上,用户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image.png

       据介绍,目前云藏搜索包括网页搜索、新闻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音乐搜索、百科系统、文库系统、知道系统、广告系统等十大系统功能。数据库已录入历史、文学、医学、自然、地名以及各类词典等38类资料。

       上线两年来,运行平稳,访问量和数据量不断增加,获得业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知名度得到不断提升。今年3月获得了由青海省科技厅颁发的“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4月底,云藏搜索作为青海省参展单位之一亮相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并在展览会现场进行成果发布,成为第一个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少数民族信息化科技成果。

       云藏搜索引擎创建人,海南州藏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才洛告诉记者 :“前不久,云藏搜索大规模改版升级工作已经完成。从版面到功能优化均得到了较大提升。首先是云藏搜索7个频道功能升级优化工作。其中PC端整体UI设计和页面布局工作已全面上线。其次是云藏APP功能升级。原有APP基础上增加了多个功能点,并且根据用户体验的需要,单独打造了云藏新闻APP和云藏音乐APP,即将与网友见面。再次是开发云藏支付平台。我们通过对在线支付市场的调查和论证,确定采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作为支付服务提供商,并经过积极争取获得了支付授权,实现了云藏在线支付功能。这些新的功能点的上线将会更好的为网民提供便捷有效的藏文信息服务。”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