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详情

从住房条件看发展变化

2018-11-29 11:03 来源:海南报 作者:肖玉珍 编辑:索南扎西

微信图片_20181105105732.jpg

       改革开放以来,我州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使城市旧貌换新颜,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品住宅小区为城市增光添彩,从平房到楼房再到二层小洋楼的变迁,从使用旱厕到水冲厕所,从红砖地到水泥地板再到地板砖地变化……

49.jpg

       第一阶段:解决有得住(1978-1988年)

  1978年,全州农牧区总户数为40674户,215810人,户均5.3人。农区群众大多住的是简易土胚房,人均住房面积不到9平米。住房面积小且质量差,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的能力极弱。牧区群众大多以自制牛毛帐篷为家而居,同样很难抵御严酷寒冬的侵袭。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住房改革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40周年,要我说啊,带给我们老百姓最实惠的,就是生活变得方便惬意。”家住共和县城北二区的居民刘淑成说起住房的变化,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这位60多岁的老爷子,现在过着儿孙满堂,充实而幸福的生活。

  刘淑成是共和县廿地乡的一位村民,回忆起小时候一家人挤在用土坯垒砌的土房子里的时候,老人热泪盈眶。每遇到刮大风,他们一家人便会小心翼翼地爬上屋顶,用竹帘、木棍、石块等盖住茅草。而遇到下大雨,盆盆罐罐便全部拿出来,哪里漏了往哪里接水,衣柜、床铺被挪开,整个屋子狼籍不堪。那阴暗潮湿拥挤的住房,深深地印在刘淑成的童年记忆里。

州医院全.jpg

  改革开放之后,我州各地经济、社会变化,发挥了积极的经济效应,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产量和生产效率高速增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在这时候,刘淑成一家很快就在村子里建起了一栋自己的砖瓦房。“刚搬进新家,看着自己独立的房子,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刘淑成回忆起搬家时心情说道。

        第二阶段:解决住得下(1985-1994年)

  1985年至1994年,全州城镇房屋建设按照单位建房、个人租住的方式进行建设和管理。房屋建筑由单一的土木结构房屋向砖混结构、多层楼房等多种形式发展。私人建设得到发展,主要以城镇周边为主进行建设,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的改善。

  在70后干部许世显的记忆中,从小长大的庄廓院对他记忆尤为深刻。80年代初期,他自己正是上小学的年龄,家里住的是两间平房,低矮潮湿,冬天生炉子取暖,最担心的是煤烟中毒。“小时候我就中了两次毒,浑身没劲,头痛得厉害,当时还以为是感冒呢,回想起来真是无知,好后怕啊!”
  如今早已成家立业的许世显早已搬出了当初的小院,并购买了商品房,害怕煤烟中毒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1100296074992074.jpg

       第三阶段:解决住得好(1993-1999年)

  1993年至1999年,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期间,全州共有284个产权单位出售9043套、505858.44平方米的公有住房。1994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开启,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始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稳定的储存积累,增强了职工购房的支付能力和消费信心,改变了解决住房“靠政府、靠单位、靠企业”的观念,攒钱买房、贷款买房观念深入人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旧换新、以小换大、入住新房成为老百姓购房自住的最佳选择。
  1995年《海南藏族自治州城镇住房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公积金归集实行“个人存储、单位资助”的原则。《方案》中规定了我州职工在起步阶段的住房公积金缴存率为5%,最少不低于3%。而这个时期,我州城镇居民解决住房问题还基本停留在“等、靠、要”三个字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据退休老教师马秉兰回忆,当时的福利分房依据的是职工在单位的工龄、职称,还有工作年限等综合评分。“想分房要论资排辈。”所有人都期盼着单位分房能尽快轮上自己。
  而此时,农牧民进城购置产权房屋也成为一股热潮,从进城务工求生存、求温饱,到求自立、求发展、最终在县城里定居落户的人员占据了多数。小城镇建设出现了快速发展,撤乡建镇步伐明显加快。城镇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日益扩大、设施日趋完善,许多地方实现了农牧区变城镇、农牧民变居民的历史性跨越。
  40年间,全州建制镇数量由6个增加到19个,增长2倍;城镇人口由6万增加到17.37万,增长2倍;城镇化水平由上世纪末的8.13%提高到49.01%,年均递增2.35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解决住得优(2002-2018年)

  注重品质提升服务,住宅开发进入高质量时代。我州与2003年成立公积金中心,结束了由县级财政代缴职工公积金的历史。
  要说起商品房,还得说到2002年,我州开始引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危陋平房改造进行的同时,商品房也开始逐渐进入市场。全州住房制度改革按照提租促售房,售、租、建、管并举,攒钱买房、贷款买房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1101071074935236.jpg

  一片片的危陋平房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普通的民宅、一条条连贯现代街市的平坦道路。截至目前,全州共建设房地产开发的商品房133.1万平方米、10946套、占住宅房屋总量的19.7%。

  拉合杰今年整整60岁了,从结婚开始,小两口就住在州医院家属院的小院子里。也是在这间小院子里,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小院子里,能自由活动的地方不足10平米,家里人吃饭放上一张桌子就满了,丫头每次都坐在床上。孩子上学也没有专门写作业、看书的地方,餐桌还得当写字台用。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一直睡到了孩子10岁。”回忆起当年,拉合杰老人对往事记忆犹新。

  前几年老人从州医院退休后,在共和县城北新区舒裕华府购买一套位于7楼商品楼。看着眼前已经住进的新房子,拉吉合老人无限往事涌上心头。有一些苦已被幸福淹没,有一些幸福需要用心回顾。“现在选的房子特别漂亮,楼前楼后都添了绿化,楼体、楼门也都进行了粉刷,安装了防盗门,每天出门感觉就像住在‘小花园’里,觉得小区变成了一个大家园。”

001twhTmzy6OOg76ERy58&690.jpg

  随着人们的生活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海南人在外地买房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近几年来,空气质量高、城市发展、地理位置的优势都是吸引购房客户的重要因素,我州群众买房的身影频繁出现在西宁、成都、三亚等城市。与此同时,为全面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自2008起,全州开始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至2017年,省上累计下达我州各类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68993套,下达投资36.7亿元,解决了近4万户12万中低收入以下城镇居民、进城定居农牧民、外来打工和新就业人员的住房问题。

  改革开放40年,也是海南住房改革的40年,当地群众居住条件的变化可谓40年来改革开放的缩影。40年来,住房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折射出了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居者有其屋,正是不断前行的中国梦!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