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详情

规模养殖 绿色致富

2019-01-15 10:27 来源:海南报 作者:颜军 编辑:安普荣

微信图片_20190114090127.jpg

       地10.67公顷,累计投资1454万元,集奶牛养殖、鲜奶储存销售、饲草基地建设、饲料加工为一体的达连海奶牛养殖基地立足自身产业特点,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阳光大道。
  达连海村距共和县沙珠玉乡政府11公里,全村共有3个社142户5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82人,有藏、汉、土、回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30%,是共和县唯一一个以养牛为主的村。
  由于长期无序养殖,该村土地出现了严重的沙化情况,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更使村里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畜牧业出现了危机。
  面对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双重压力,该村勇于探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村“两委”班子整合补偿金以及扶贫产业资金,于2013年创办了达连海村世辉奶牛养殖合作社。
  依靠科学化管理、标准化运营和规范化养殖,不仅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了草场退化现象,更让牧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们奶牛养殖年限长、养殖经验丰富,特别是牧民对养牛的积极性比较高,根据村里养牛的悠久历史传统,还是决定发展奶牛产业。”村党支部书记李发来告诉记者,合作社实行统一饲养、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的经营模式,不仅扩大了规模养殖,更提升了整条产业链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变换的不仅是牛的“养法”,更是牧民的“活法”。由于合作社采取规模养殖,牧民既可以选择在合作社打工,也可以选择外出务工,年底从合作社获得分红,这无疑让农民致富的途径越来越宽广。
  合作社的建立,也极大推动了该村脱贫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李永斌说:“现在合作社入社社员达到83户34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7户79人。2017年8月,27户79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自愿将50.56万元产业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按10%进行分红,今年8月,贫困户每人拿到了640元的分红,村里今年又将40万元村集体发展资金投入了合作社。”
  早年间,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59岁的马生贵毅然决定外出打工。然而,以养牛为生的马生贵没有文化,能够从事的工作只能是繁重的体力劳作。虽然他每天不辞辛苦,早出晚归,但几年下来并没有挣到多少钱。
  知道他们家的难处,李发来主动找到马生贵,让他将产业资金入股合作社,又将他安排在合作社做饲养员工作。“现在我在合作社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元,挣钱的同时又能照顾家庭,到了年底合作社又有分红。”提起现在的生活,马生贵乐得合不拢嘴,对脱贫致富更是充满信心。
  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养殖对原有家庭畜牧业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双丰收”,达连海村的成功不仅为本村群众拓宽了致富道路,更为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谈到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李发来踌躇满怀的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将展开合作社二期工程,同时与青海雪峰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合作,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为全村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红利”,带领大家在富裕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热门新闻